学校举行《机器人驱动与控制》项目制教学示范观摩活动
许艳 2024/12/27 阅读:470
为巩固和深化项目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搭建项目制教学改革交流分享平台,拓展改革覆盖范围,高质量推进项目制教学,12月24日下午,质量办在3教报告厅举办了学校第二场项目制教学经验交流分享活动。活动邀请学校第一批立项的项目制课程《机器人驱动与控制》任课老师郭建强主讲并分享,近300名教师现场参与。
交流活动中,郭老师从课程定位分析、项目设立、项目成果、学生分享、结课反思等5个方面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分享。《机器人驱动与控制》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与课程体系中的其他课程形成有机内在的联系,该门课程在项目制实施过程中将《机器人技术基础》、《三维建模造型设计》、《电机与拖动》、《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机器人视觉及图像处理》有机串联起来。项目设计分为模态化组态、工业机器人、仿生机器人、智能算法控制4个步骤进行,在郭老师指导下,学生小组做出了万能遥控器、电动窗帘、智能垃圾桶、机器狗等产品。学生交流环节,3个小组长依次发表了自己经过该课程学习后的收获和感想,学生表示,项目制课程的学习把非专业与专业课程联系起来,感受到了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作为工科学生要加强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全方位地思考问题。项目制教学,让学生心境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每次做完项目后,会产生一种成就感。通过机器人驱动与控制这门课程,不仅是使专业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入心入脑,还全面学会了如何自主规划时间、设定目标以及克服困难的方法。这些软实力对于学生今后无论是继续深造去考研还是步入社会去找工作、参加双选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希望学校多开设一些项目制教学的课程。
郭老师在课程反思中表示,虽然课程已经结束了,但是老师和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没有停止,学生对于产品仍然在做进一步的优化设计,老师也在重新思考了什么是项目制教学,项目制教学的最终目的?他认为,表示项目制教学并不完全等同于带领学生做产品,作为教师的终极目标仍然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本学期项目制课程的学习,能明显感受到学生身上精益求精的精神,体现了学校校训精神和人才培养目标。
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在点评时指出,郭老师的项目制课程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已经在学院内部掀起了教学改革的热潮。
最后,质量办负责人作总结讲话。他希望通过本次分享交流活动,能进一步推动全校的项目制教学改革,以点带面,扎实改进课程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工程实践能力。